战伤救治是作战任务中的重要环节,卫勤人员作为战场上的卫勤保障主体,既要在最佳时效内抢救伤员,更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战斗情况。近日,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围绕指挥协同、临机处置、实战救护等环节构设复杂敌情,展开卫勤专业全流程、全要素连贯考核演练,全面检验卫勤分队战场救护能力。
此次考核,采取紧贴实战的技战术复合型考核模式,将卫勤作战班组全程嵌入作战行动和保障体系,共同科目和卫勤专业连贯穿插考核。卫勤兵们要在8小时内完成30公里机动和十几个课目的连贯考核,时间紧、课目多、难度大,对卫勤兵的体能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救护组注意,我部左翼攻击队131高地遭敌炮火袭击,命你部迅速前出搜救伤员救援。”现场考官下达导调文书后,各战斗小组组长迅速明确任务,并依托现场沙盘规划路线,下达战斗指令,各班组按照命令,快速向指定地域进发。
“遭敌无人机侦察,各车组注意隐蔽”。行进途中,导调组临机下达敌情指令,车长迅速做出处置,借助地形植被,迅速进行车辆伪装隐蔽。车组人员动作娴熟,密切配合,分工明确,仅用6分钟,伪装网搭设完毕。
卫勤保障只有向实战靠拢、向打仗聚焦,才能提升官兵战术协同、敌情意识、情况处置的战场素养和战时救护保障能力。
考核组将自救互救、观察报知、隐蔽伪装、快速越障等单兵单装课目连贯穿插考核,敌小股敌人袭扰、发现染毒地带等敌情特情贯穿全程,在紧张复杂的战场环境中锤炼卫勤兵过硬本领。
“接上级命令,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完成野战救护所开设”。刚刚到达指定地域,卫勤小组就接到了新的考核任务,他们来不及调整,随即开设野战救护所,准备各类医疗抢救器材。
“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打牢战斗体能基础,锤炼过硬的军事体能素质,既是火线快速高效的抢救伤员,有效保存战斗力储备的关键,也是战场杀敌的基本要求。
“伤员动脉出血紧急止血,右大腿骨折紧急固定……”确定伤员位置后,卫勤兵立即采用战术动作隐蔽接近伤员,精准判断伤员伤情,熟练运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等一系列救护方式快速对伤员展开急救,并后送至野战救护所。
批量伤员到达野战救护所后,导调组依据战场实际,设置了多种复杂伤情,胸腹外伤、头颅伤、四肢伤等多类开放性战创伤交替出现,涵盖头颈伤感染伤员、核沾染伤员等复杂类型,逼真呈现战场场景和伤病员案例,给快速分类检伤和后期有效救治带来极大挑战。
考核结束后,虽然官兵们早已满身泥泞,但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展开复盘检讨,认真细致对整个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总结经验。
卫勤人员只有身沾“硝烟味”,才能加快向技战术复合型保障人员转变,真正成为一名打仗时冲得上、治得好、救得下、打得赢的卫勤尖兵。
(樊俊鹏、覃添、丁严、姜淞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