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
拥有《柳叶刀》《细胞》等顶级医学学术期刊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3月30日在北京发布《未来医生白皮书》,通过对11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临床医护人员的抽样调研及全球权威临床专家深度访谈,分析过去十年全球医疗行业变革动力,提出了全球医疗发展的三大趋势:
数字技术与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患者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多元化医疗场景对医护人员能力提出全新挑战。
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与医疗深度融合
调研结果表明,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与医疗深度融合,数字医疗技术将为医护人员的诊疗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在多种数字化技术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全球80%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大数据将深度融入人口健康管理,科研数据、电子病例和医疗设备互联后采集信息的不断积累,将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提高决策效率。
全球56%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医生将更多使用由人工智能辅助的临床决策工具进行决策,实现更精准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未来医生白皮书》显示,中国医护人员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持更加开放和乐观的态度,在整合电子病历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临床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诊疗等诸多方面的认同程度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0%以上。
此外,92%的受访中国临床医护人员认为,随着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大数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临床科研将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远程诊疗在未来将进一步占据主导
全球高达90%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医疗机构绩效评价”与临床实践密不可分。作为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患者就医体验同时受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及患者自身的健康素养两方面因素影响,患者健康素养的提升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
伴随数字技术与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以及患者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多元化的医疗和健康服务模式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利,提高诊疗效率。全球63%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远程诊疗在未来将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医疗服务场景的变革也对医护人员技能提出全新挑战。51%的受访者认为远程医疗可能影响医生保持对患者人文关怀,未来医疗场景下医患沟通技能对于临床医护而言十分重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