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补给站 资讯 眼科医疗器械“中间商”高视医疗赴港IPO

眼科医疗器械“中间商”高视医疗赴港IPO

今年来,医疗类公司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其中不乏多家眼科公司。目前,朝聚眼科、兆科眼科、鹰瞳科技相继登陆港交所,普瑞眼科、华厦眼科。

今年来,医疗类公司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其中不乏多家眼科公司。目前,朝聚眼科、兆科眼科、鹰瞳科技相继登陆港交所,普瑞眼科、华厦眼科、何氏眼科则拟登陆创业板。11月28日,Gaush Meditech Ltd(以下简称“高视医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摩根士丹利和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从招股书看,高视医疗毛利率稳步增长,但上半年由盈转亏;收入主要靠医疗器械的中间商赚差价模式,依赖五大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高视医疗是一家眼科医疗器械全线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0年的收入计算,是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的第三大公司。目前,高视医疗已为中国超过4000家终端客户(包括超过1,000家三级医院并服务于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域)提供一站式的顶尖眼科医疗器械解决方案。

目前,其产品组合涵盖眼底病、白内障等七个主要眼科亚专科的医疗器械类别,也包括品牌合作伙伴的经销产品及开发及制造的自有产品。公司已与19家全球品牌合作伙伴合作,其中17家就其产品已订立独家经销安排,包括Heidelberg、Schwind及Optos。此外,按2020年的内部维护工程师人数及收入计算,高视医疗为中国第二大眼科医疗器械技术服务供应商。

财务方面,高视医疗在招股书中称,收入及利润于业绩记录期保持稳定,毛利率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高视医疗收入分别约为9.26亿、11.06亿、9.62亿、3.48亿及5.79亿,同期的毛利分别为3.79亿、4.63亿、4.36亿、1.56亿及2.70亿。相应的毛利率由2018年的40.9%、41.9%、45.3%,以及44.9%和46.6%。

不过,尽管毛利率稳步增长,但高视医疗算不上一家能赚钱的公司。

2018年至2020年,高视医疗净利润分别为-3860.6万元、-3803.6万元、9853.8万元,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92万元,2021年上半年由盈转亏,为-3458.5万元。也就是说,高视医疗仅2020年度及同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正。

不过,高视医疗公布了调整后的利润数据,报告期各期内分别为7547.8万元、1.35亿元和1.63亿元,以及4585.2万元和6466.2万元。

招股书显示,高视医疗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眼科医疗器械。报告期内,销售产品获得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0.9%、90.1%、85%、81.7%和85.1%,技术服务和其他收入的贡献比日益升高,但一直低于15%。

销售产品又包括经销产品和自有产品,其中经销产品,即代理产品是大头。高视医疗透过订立供应及经销协议,向品牌合作伙伴采购眼科医疗器械,转售给其管理的经销商,从该产品销售中产生收入,品牌合作伙伴即为供货商。也就是医疗器械中间商,收取差价。因此供货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高视医疗依靠销售经销产品获得的收入为8.35亿元、9.8亿元、7.75亿元及3.49亿元,分别占高视医疗总销售产品的收入的99.3%、98.9%、94.8%及70.9%。

同期,经销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0.1%、89.1%、80.6%及60.3%。而高视医疗五大供应商均为品牌伙伴,同期总采购额占比分别约为69.9%、71.3%、70.1%及45.7%。

高视医疗在风险提示环节多次提到供应商的重要性。

高视医疗称,如果因眼科医疗器械格局变化或其他原因而下降,或者合作品牌选择建立或增加自营业务作为高视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替代或补充,那么高视医疗的方案对品牌合作伙伴来说就会变得不重要,吸引力下降,相应需求也会下降。

高视医疗称,由于大部分收入来自有限数量的主要品牌合作伙伴,且这种情况预期将继续。因此可能特别容易受到对任何该等产品的销量、定价水平或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的影响。

或许为了摆脱对供货商的依赖,高视医疗发力技术研发,积极开发新的自有产品,努力涵盖所有主要的眼科产品线。

目前,高视医疗拥有25名研发人员,平均拥有超过十年的行业经验。2018年至2020年,研发开支总额分别为240万元、270万元、310万元;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150万元及940万元。可以看出,进入2021年,高视医疗的研发支出大幅增长,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

但这个研发支出的金额,与其他类似公司相比很低。例如眼科巨头爱尔眼科2020年研发投入1.64亿,占营收的1.28%。高视医疗想凭借自有产品打开盈利局面,还需要长期投入。

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日益激烈也是高视医疗一直面临的问题。高视医疗在风险提示环节称,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并由行业技术发展、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变动、竞争加剧及其他因素而发展迅速。高视医疗主要面临国内竞争对手的价格竞争,及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及品牌知名度的竞争。

高视医疗还提到了其他风险。比如国内医疗行业强监管,高视医疗展业必须遵守复杂且不断演变的法律法规。公司可能无法及时,或者根本无法以可接受的成本成功取得、维持监管备案或完成产品注册测试或临床试验,这可能会影响其产品的销售及营销。

不利的政府价格管制、在向中国公立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销售所需的集中招标过程中失败、主要原材料供应中断等等政策或监管变动。高视医疗表示,这些因素并非公司所能控制,发生任何该等因素均可能对其产品的销量及定价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从而减少收入和盈利能力。

此外,高视医疗2020年底流动负债净额为5.315亿元,高视医疗无法保证未来不会出现流动负债净额的状况等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健康补给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iankangbuji.cn/index.php/2021/11/29/a1c25acda8b146f830529d98ac4c740d/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